NB∕T 10550-2021 复杂矿井底板突水微震与电法耦合监测预警方法(能源)

ID

D21BB36D17744D2B874D1F3D6259973D

文件大小(MB)

0.33

页数:

9

文件格式:

pdf

日期:

2021-12-19

购买:

购买或下载

文本摘录(文本识别可能有误,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,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):

ICS 73. 020,o 10 B,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,NB/T 10550-2021,复杂矿井底板突水微震与电法,藕合监测预警方法,Microseismic and electrical coupling method for f100r water inrush,monitoring around the coal face,2021-01-07 发布2021-04-01 实施,国家能源局发布,NB/T 10550-2021,目次,4&A4,A,HU,价,评,件……… 量释,文u …质解,用义与与,引定求法集理,性和要方采处,围范语般试据据,言范规术一测数数,前…123 4 567,I,NB/T 10550-2021,剧昌,本文件依据GB/ T 1. 1 一2020 ((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 部分: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》的规定,起草,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。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,本文件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提出,本文件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归口,本文件起草单位:安徽晨北辰地质勘测设计有限公司、安徽兴皖能源交通安全工程有限公司、广州,市邦富软件有限公司、安徽恒源煤电股份有限公司、淮南矿业(集团)有限公司、安徽理工大学、中国科学,技术大学、安徽万泰地球物理技术有限公司、中国矿业大学、合肥师范学院、华北科技学院等,本文件主要起草人:计承富、陈向前、周官群、张海江、曹煌、谢超、王瑞丽、李冲、范仕清、甘林堂、,李培根、许能清、查华胜、连会青、朱轶叶、龚必全,本文件为首次发布,H,1 范围,2 规范性引用文件,下列文件对于A,文件。凡是不注日,GB 3836. 1,GB 3836. 2,GB 3836. 3,GB 3836. 4,MT/ T 898,3 术语和定义,级~2 级之间, 一般以剪切眼,发生,3. 2,电j去el ectric a l method,复杂矿井底板突水微震与电法,藕合监测预警方法,NB/T '0550-202',通过人工激发电场,以电极接地形式发射和接收,从而反映地层或岩层导电性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,方法。本文中均指直流电阻率法,3. 3,微震与电法藕合作用microseismic and electrical coupling,地下岩层中发生微震事件,岩层的结构发生破裂改变,引起岩层中电阻率大小的变化,同时在岩石,破裂过程中发生水体侵入,进一步改变岩层的电阻率值。当岩层中电阻率发生变化时,也影响到岩层中,微震事件的发生,这种岩层中微震与电法的相互作用、相互影响的现象称为微震与电法捐合作用。通过,观测岩层中的微震与电法搞合作用特征,可以获得岩层中的岩石破裂和水害分布情况,NB/T 10550-2021,4 一般要求,4. 1 微震,通过观测、分析工程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微震事件,来监测工程生产过程对周围介质的影响,进而评,价工程生产的效果或者分析预警可能发生的灾害的地球物理技术,见图1 。当地下岩石受人为因素或,自然因素发生破裂时,会产生一种微弱的地震波向周围介质传播。通过在破裂区周围布置多组传感器,并实时采集微震数据i , 经过微震事件检测处理后,采用空间定位算法,确定破裂发生的位置,图1 微震监测定位示意图,4. 2 电法,地下水运动于岩土孔隙、裂隙及溶隙中,以渗流形式进行运动与物质交换,渗流场对于地下工程,特,别是煤矿开采过程中出现的底板突水事故具有密切相关性,见图2 。地下水在运动过程中与各种岩土,介质相互作用,使其成为一种复杂的洛液,这种溶液里含有多种离子,离子含量愈多,离子价愈高,则水,的导电性愈强。随着地下水的渗流迁移,发生溶液扩散、吸附、过滤及氧化还原等效应,在固、液介质中,产生地电场的异常,M ,(a) (d),水流方向,图2 岩层中渗流电法监测原理图,2,NB/T 10550-2021,4. 3 适用条件,本文件适用于受底板承压水威胁的水文地质类型复杂、极复杂矿井,应当采用微震、微震与电法捐,合等科学有效的监测技术,建立突水监测预警系统,探测水体及导水通道,评估注浆等工程治理效果,监,测导水通道受采动影响变化情况,4. 4 应用设备参数要求,4. 4. 1 微震,4. 4. 2 电法,求:,a),b) 电压、大于0 . 001 -mV; 于24 位,、,, ,,、、, ,、B J 、、, ,,、、, ,, 、、,a,10CJuer,l,5. 1 方案设计,5. 1. 1 电法观测系统设计应满足NB/ T 5 1 038- 20 1 5 对现场施工的规定要求,5. 1. 2 微震观测系统设计应满足:,a) 微震传感器应在空间上覆盖底板潜在突水灾害发生区域;,b) 微震传感器应打孔布设在底板致密岩体中,避免巷道噪声信号的干扰和保持高质量的微震波,形信号;,c) 微震传感器之间应在时间上具有高度的同步性;,d) 微震监测系统应该具有绝对授时功能,5. 1. 3 微震和电法观测系统设计应充分考虑背景地质资料、巷道环境、支护条件,掘进资料和回采资,N?T 10550-2021,料,圈定监测范围,设计最优的传感器和电极的布置位置, 确保传感器、电极、采集器和监测传输电缆布,置采集数据稳定可靠,不会受到人工扰动影响,5. 2 施工要求,监测系统的传感器和电极埋设深度应大于巷道围岩松动圈破坏范围,并采用锚固剂使之与岩层充,分祸合接触,并在整个监测时间段能保存稳定布置,6 数据采集与质量评价,6. 1 数据采集,6. 1. 1 电法监测数据采集应满足NB/ T 5 1038- 2015 中数据质量评价要求,6. 1. 2 ……

……